編者按:10月31日,《中國電力報》頭版以《光明相伴脫貧路》為題,報道了四川能投水電集團金陽公司決戰脫貧攻堅的新聞。以下是詳細報道內容。
圖為《中國電力報》頭版刊發《光明相伴脫貧路》(右下)頁面
1988年,四川金陽縣被列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扶持縣。2001年,國家實施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,該縣再一次被列入國家重點扶持縣。
受地形條件影響,金陽縣交通條件落后,電力設施建設十分困難。2011年以前,全縣179個行政村仍有42個村完全無電,無電人口37501人,未通電面積達21%。加之電網結構單一、網絡老化,許多已經通電的鄉村飽受斷電之苦,供需矛盾突出,電力建設任務艱巨。
在金陽縣的街頭,隨便和老人攀談幾句過去金陽縣電力供應的情況,得到的回答幾乎都是三天不停電,不是金陽縣。縣城尚且如此,那農村呢?金陽縣南瓦鄉4村的彝族村民染里依呷回憶道,“以前家里沒有電,又沒有錢買煤油,只好到山里找黑油當油料點燈照明。”因為沒有電,染里依呷一家每晚8點左右就早早入睡,日子過得單調又重復。
林春旭是土生土長的金陽人,家住與云南省交界的金陽縣對坪鎮。家人經商需要大量穩定電力,只能高價從云南購電。在金陽,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,對于電力發達的大城市而言,像是天方夜譚,可卻真實地發生在金陽人的身邊,成為金陽人共同的用電記憶。
“2011年,金陽縣電力公司通過電力體制改革,加入四川能投所屬四川省水電集團,成為水電集團全資子公司。對金陽公司來說,加入水電集團可謂新生一般脫胎換骨。”金陽公司黨總支副書記、監事、工會主席安成海感嘆道。
加入水電集團后的第二年,金陽公司在水電集團的大力支持下,新建了桃坪110千伏變電站,這也成為金陽歷史上第一座110千伏變電站,又于2013年新建春江110千伏變電站、2015升壓改建新場坪110千伏變電站,至此,金陽縣骨干電網基本形成,金陽電力邁入電力發展快車道。
1998年以來,四川能投水電集團共計向金陽縣投資10.55億元用于農網改造升級和無電地區電力建設,共新建了110千伏變電站1座,110千伏線路15千米;新建及改造了35千伏變電站5座,35千伏線路56千米,10千伏及以下線路1061.96千米,臺區263個,戶表41239戶。其中,金陽縣農網改造升級攻堅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共下達投資近2億元,涉及解決34個鄉鎮、116個貧困村、24840戶貧困戶用電問題,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.82%,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7.92%,戶均配變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,為易地扶貧搬遷、特色小鎮、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強勁動力。
截至2019年底,金陽全縣退出貧困村112個、減貧10361萬戶59921萬人,貧困發生率從46%降至14.6%,村村寨寨呈現出“業興、家富、人和、村美”的幸福美麗新氣象。

